福州外语外贸学院“薪火连心”宣讲团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
2025-09-02   来源:中国福建三农网

8月25日,福州外语外贸学院“薪火连心”宣讲团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龙岩长汀,开展为期三天的“行知大课堂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以“文化寻根·红色洗礼·专业赋能”为主线,通过多维度实践,深刻感悟长汀作为“红色沃土”与“客家首府”的独特魅力,书写了一堂生动的“大思政课”实践篇章。

图片6.png

福州外语外贸学院“薪火连心”宣讲团社会实践活动

文化寻根启新程:千年文脉触手可及

25日清晨,团队首先来到长汀唐代三元阁前,聆听汀州古城千年商埠的变迁史,斑驳的砖石间仿佛浮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身影;步入宋代卧龙书院,在朱熹讲学遗址前,客家“崇文重教、耕读传家”的民系基因跃然眼前;长汀文庙的庄严礼制,更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儒家文化对客家社会的深远影响。

在座谈会上,长汀团县委马华汀主任系统阐释长汀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实践:从“长汀经验”看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智慧,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,再到红色文旅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。队员们围绕“青年如何参与乡村振兴”“传统民俗现代化传播”等议题踊跃提问,在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中提升社会观察能力。

红色基因铸魂魄:革命精神薪火相传

26日,实践团踏上“红色教育”与“生态启示”之旅。在长汀县博物馆(省苏旧址)、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及纪念碑前,队员们驻足凝视历史文物,聆听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。杨成武将军纪念碑的庄严氛围,让大家深刻体会到“革命胜利来之不易”,更坚定了“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初心使命”的信念。

下午,团队前往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。这里不仅是生态治理的实践基地,更有一棵承载特殊意义的香樟树——2000年5月,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生态园捐种了这棵香樟树;2001年10月,他再次到长汀调研时,亲自为香樟树培土浇水。如今,这棵根深叶茂、苍翠欲滴的香樟树,已成为长汀生态蝶变的生动见证。队员们在此驻足,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“进则全胜,不进则退”的指示精神,感受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实践伟力。通过学习“滴水穿石,人一我十”的奋斗精神,队员们进一步认识到生态治理的长期性与艰巨性,增强了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使命感。

专业赋能惠民生:金融普法助力乡村振兴

实践最后一天,团队深入“红军长征第一村”中复村,开展“专业服务”特色活动。作为金融学院牵头组建的实践团队,宣讲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:针对乡村留守群体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的现状,开设“防诈骗小课堂”,通过案例解析、情景模拟等形式普及非法集资、网络诈骗等常见陷阱的识别技巧;通过趣味竞赛提升村民参与度,现场发放《金融安全手册》200余份。村民纷纷表示:“既学了防骗招数,又懂了理财门道!”与此同时,队员们在红军夜校旧址为当地小学生带来生动课程:从“互联网骗局预防”到“金融法治密码”,再到“防伪小知识”,专业内容与趣味互动结合,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;手工剪纸活动中,队员们与孩子们共同创作剪纸,在传统技艺中传递文化温度。

三天的实践,队员们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,既领略了长汀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生态建设成就,也在红色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,更通过专业服务践行社会责任。团队形成《长汀文旅融合发展建议报告》《客家八喜非遗活化方案》《长汀生态旅游融资模式调研报告》等实践成果,并通过新媒体矩阵扩大传播效应。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,持续深化调研成果,通过学术论坛、文化展览等形式,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,用专业赋能文化传承,讲好中国故事的“高校篇章”。(文/图 福州外语外贸学院“薪火连心”宣讲团)

责任编辑:明仙